日本米价持续高涨最大的合法配资平台,新任农林水产相小泉,祭出“杀招”,跳过JA集团,直接向市场终端投放储备米。这也是日本政坛江湖暗战白热化的表现,最终谁主沉浮?
自2024年以来,日本大米价格持续上涨,日本政府为平抑米价,自2025年3月起,日本政府累计投放了41万吨储备米,这是1995年建立储备米制度以来首次因米价高涨而动用储备。但日本市面大米价格依旧坚挺,最新的大米平均零售价格达4285日元,再次创下历史新高。本周日本政府宣布祭出“杀招”,跳过JA集团(日本农协),直接向市场终端投放。
日本新任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强调:“储备米是为了应对紧急情况而存在的,现在正处于紧急情况”。他表示,将成立由事务次官领导的集中应对团队,致力于实现“5公斤2000日元”的目标。
米价飙升始作俑者:日本JA集团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日本政府开始执行“减反”政策(通过补贴农民,鼓励减少水稻种植面积以稳定米价),而补贴的发放一直是通过日本JA集团操作。日本 农民每公顷约8-10万日元的补贴,2025年,日本政府减耕补贴预算达2000亿日元。
因为掌控了补贴款的发放权,让日本JA集团逐年做大,长期以来,对日本农民处于强势压迫地位。
大米价格飙升,JA集团无疑是最大的获益者。此外,日本农民也是受益方之一。自2024年以来,大米持续上涨,被认为主因是JA集团联合日本农民囤货导致。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储备米流通情况相关调查显示,交付给零售商的储备米为1万4998吨,而日本政府投放的量为21万2132吨,流向市场的占比只有7%。日本政府想通过加大投放量抑制米价的设想,完全落空。
新官上任 祭出“杀招”
小泉进次郎下令,从日本农林水产省及地方部门抽调约500人,组成集中应对团队,跳开JA集团,直接向市场终端投放储备米。
日本政府此次将储备米的释放方式改为随意合同,转向出售价格由国家(日本政府)决定的机制。目的是迅速将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还通过去除集货商和批发 商等中间商来减少中间利润。
日本政府承担从全国储存仓库到合同商指定地点的运输费用也是为了控制流通成本。费用将从日本政府的食品稳定供应特别会计中支出。
为了确认是否存在不当增加高额利润的情况,将要求作为签约对象的零售商提供POS(销售时点信息管理)数据。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5月21日的党首讨论会上表示:“大米价格必须控制在3000日元区间。要尽快实现这样的价格”。而小泉进次郎更是在接任职位两天后,就明确 表示,最早将于6月上旬“实现5公斤2000日元的价格”,可谓完全断了退路。
被寄予厚望的小泉
小泉进次郎是本月21日,接替引咎辞职的江藤拓,出任农林水产相的。
(日本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
起因是江藤拓在本月18日的一次公开演讲中说:“我从未买过大米,因为我的支持者送来了很多大米,多到可以出售。”此番话语引发舆论哗然。在日本国内大米价格持续上涨、民众怨声载道的背景下,江藤拓的此番言论遭到了日本民众以及日本政界的口诛笔伐。3天后向首相石破茂请辞。
(原日本农林水产大臣江藤拓)
小泉进次郎,是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之子,在自民党内担任过农林部会长、第一副干事长、厚生劳动部会长等职,于2020年9月担任日本环境大臣,后于2021年10月随菅义伟内阁一同在临时内阁会议上全体辞职。
2024年9月,小泉进次郎担任自民党选举对策委员长。同年10月,他再次当选日本众议院议员,同月因自民党在众议院选举中失利而主动辞去选举对策委员长一职。
笔者简评
日本是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近30%。而日本农民主要以老年人居多。所以,日本JA集团作为日本农民的团体代表,长期以来,对日本政坛有着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力。
日本最新民调显示,石破内阁的支持率为34%,仍处于30%区间的严峻状态。随着参议院选举临近,对于作为少数执政党的石破政府而言,围绕米价的承诺能否实现将决定政府的沉浮。
大米是日本民众的核心主食,因为选民占比的问题,日本政府对JA集团一直谨小慎微,但长期的纵容退让,让日本广大市民饱受米价高涨之苦,随着民怨沸腾,石破政府此番决策,也是放手一搏。如果能够成功抑制米价,那么,支持率将会翻盘上扬。
此番因日本米价所引发的日本政坛江湖暗战最大的合法配资平台,我们认为可乐观期待。
华林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